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发布时间:2天前    属于:企业品牌

七、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统计

1.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创新与专利布局集中在电池、电驱及充电系统领域,动力电池相关技术仍是企业创新的重点。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稳步增长,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企业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专利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技术构成当中,动力电池领域专利占比为48.98%,与2022年49.23%的占比相比变化不大,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创新仍集中在动力电池领域;燃料电池的专利公开量占比从2022年的9.46%下降为7%,而驱动电机系统的专利公开量占比从2022年的5.24%增长为7.07%,充电系统的占比则变化不大。

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2.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统计TOP20中,中国企业占据16席,专利布局优势明显;供应商宁德时代、亿纬动力、亿纬锂能等专利公开量增幅明显,整车企业中长安、深蓝、车和家等增速较快。

伴随近些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和技术体系的全面构建,我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扩大,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按创新主体统计,前十中仅有一家外资零部件企业。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排行TOP20中,宁德时代凭借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以2769件,131.72%的同比增长率保持排名第一;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持续增长的专利布局态势不同,蜂巢、奥动新能源等较早开展动力电池专利布局的企业,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公开量呈下降态势。

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3. 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系统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统计TOP20中,中国企业占据18席,宁德时代仍位居榜首,整车企业中比亚迪、埃安入围前十。

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在全球依然保持领先优势,动力电池系统专利公开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按创新主体统计TOP20中,中国企业占据18席,技术优势明显。动力电池系统专利公开量前十中仅有比亚迪和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入围,动力电池的技术研发及专利布局仍然以供应商为主;车和家、一汽等整车企业正在加快专利布局。

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4.2023年充电系统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统计中,奥动新能源蝉联榜首,整车企业中,比亚迪位居第二,吉利、一汽、长城等专利布局较多。

2023年中国充电系统专利公开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按创新主体统计中,奥动新能源凭借其在换电方向的技术优势蝉联榜首,比亚迪位居第二;专利公开量排名TOP20的创新主体中,中国企业占据18席,技术优势明显。

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5.2023年驱动电机系统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统计TOP20中,中国企业占据11席,车企中一汽、小米汽车、比亚迪、东风等专利布局较多。

2023年驱动电机系统专利公开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按创新主体统计TOP20中,国内企业占据11席,小米汽车位列第三;与动力电池系统和充电系统相比,我国企业在驱动电机系统方向技术优势尚不明显;除一汽、比亚迪、东风等实力较强的传统整车企业之外,华为数字能源和凌昇动力两家企业入围驱动电机系统专利公开量排名前十。

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6.2023年中国燃料电池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统计中,亿华通、未势能源位居第一、第二位,TOP20中零部件企业占据半数席位。

2023年燃料电池专利公开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按创新主体统计TOP20中,国内企业占据16席,以亿华通为代表的零部件企业在燃料电池领域专利布局优势明显;日系企业本田、丰田2023年燃料电池领域的专利公开量相比2022年分别下降22.30%和55.02%,其在中国的燃料电池领域专利布局力度减弱。 

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八、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统计

1. 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技术构成中,网联化技术的专利公开量首次超过智能化技术,车联网、智能感知、平台技术和整车技术仍为布局重点。

随着汽车与电子、通信、能源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发展迅速,与全球先进水平相比已处于“并跑”阶段。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公开量占比超过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企业的专利布局重点,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技术方面,智能感知与整车技术仍是当前企业布局的重点,网联化方面,企业的技术创新聚焦在车联网、平台技术方面。

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2.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统计中,华为、腾讯、高通、维沃、小米等跨界公司排名居前,整车企业中仅有长安一家入围前五。

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公开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按创新主体统计,以华为、腾讯为代表的通信和科技公司凭借其在底层技术方面强大的先天优势,积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专利布局,占据TOP20中的半数席位;传统整车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专利布局优势尚不明显,前五名中仅有长安一家整车企业入围。

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3.2023年智能化技术领域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统计,长安、一汽、长城等整车企业专利公开量排名靠前。

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技术专利公开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创新主体统计中,长安位居第一,长安在智能座舱技术领域专利公开量排名同样位居榜首,且在网联化领域排名入围前十,表明长安正在积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专利布局;一汽、长城两家整车企业入围智能化技术专利公开量排名前十,TOP20中国内企业占据13席,创新能力及专利布局优势逐渐明显。

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随着汽车向“第三生活空间”迈进,智能座舱作为核心载体成为用户及车企关注的重点,2023年智能座舱技术专利公开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按创新主体统计中,长安位居榜首,前十中整车企业占据八席,专利布局优势明显;博泰车联网凭借底层软件、操作系统、车机互联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位列第四。

2023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排名(3)

 

相关文章

2015年2月国内中型载货车企业销量排行榜 TOP10
2014亚洲保险公司竞争力排名
保监会数据2016年前5月全国寿险公司排行
全球十大水力发电站排名 三峡大坝仍是世界第一大水力发电站
2014商业银行互联网创新排行榜
2016中国房地产百强房企
2013年中国500强亏损公司排行 人人乐在列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企业并购案
2014年中国十大LNG消费企业排名
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中石化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