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城市娶妻成本排行榜(名单)
《中国城市娶妻成本排行榜》调查报告最新在网络上出炉,列出十大城市娶妻成本,深圳以2
发布时间:2天前 属于:城市
2010年,重庆迈入国家中心城市,成为西部支点。由此,西部的重庆和东部的上海构成了中国经济地理横轴的两端,北京到广州,则构成纵轴的两端。
在区位上,广州作为华南支点的地位不可撼动。而对于广州的历史使命,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务院最新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有着清晰的明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
“广州的发展不是为广州而发展,广州要带动区域发展,代表中国参与世界分工,国家给广州的定位,不是随便安的,”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杨再高如是解释。
确实,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是国家城市体系的“塔尖城市”和“经济极核”。而广州不仅仅是国家中心城市,增加了前缀“重要的”这三个字,更可见广州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担当和使命。
而今年2月新赋予的“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会给广州带来什么呢?
国家中心城市对国内的战略资源、高端生产要素配置,如国企(央企)总部、民企总部及地区分布、研发部门等战略选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当下,政局稳定的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优质资本的避风港。真正的优质资源,比如高级人才到世界500强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到优质资本,都会更青睐“塔尖上的城市”。
今年以来,中远海运散货总部、思科中国创新中心、G E生物产业园、微软移动应用孵化平台、ID G南方总部等一大批枢纽型总部企业纷至沓来正印证了这一点。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一定位之于广州,本身就是强大的资源吸附器。
国际航空航运中心
令城市充满想象空间
在世界的眼中,广州则是一个“超大城市”。
不久前,联合国根据2010年至2015年各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前景》报告。报告称,全球发展最快的十个超大城市(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中,广州因“2010年至2015年的年均发展速度达5 .2%,其城市人口去年已达1250万”一举夺冠。而按照我国最新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广州位列全国七个超大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南大门的“超大城市”,国家亦很早就赋予广州另一历史使命。它和北京、上海一道,是我国三大“国际交通枢纽”。而广州自身,则在去年8月,高要求提出《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把建设航运中心作为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平台。
截至目前,作为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机场之一的广州白云机杨,已开通国际航线136条、国内航线150条。今年前三季度,航班起降32.3万架次,同比增长5 .3%;旅客吞吐量4417万人次,同比增长7%;邮货吞吐量119万吨,同比增长6%。
作为全国沿海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的广州港,亦与世界往来频繁。截至目前,广州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均发生海运贸易。今年前三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3.9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48.67万T EU,世界排名分别为第六和第七位。今年8月开工的深水航道拓宽工程,令广州港进入了“巨轮双航道时代,预计到2020年,将产生6.1亿元的综合效益。
而随着12月28日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广佛线二期这三条新地铁线路的开通,广州城市内的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308.7公里,稳居全国第三(上海、北京分列一、二名)、世界前十,日均客流量预计达777万人次,客流强度全国第一。远期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将由“环行线+放射线”构成,规划总里程将达到459公里。
“从目前的布局和已形成的格局来看,广州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都无可撼动,不管放在哪个城市群,广州在大城市群的牵引和主导作用不会变。”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跃国看来,广州这些年提早布局谋划“抢下”交通枢纽节点,是非常明智的,“交通枢纽是基础,其带来的信息、人流交往、商贸交流等所催生的市场爆发力,让广州的未来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较高的经济效益与质量
均衡产业发展 支撑城市潜力
拥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发达的商贸业、金融业等产业体系的广州,当其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地位正不断增强之时,无可否认,其在一些领域的经济指标,如资金总量、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R&D经费等,似乎其国内排位在滑落。但要清醒地看到,这主要是就数量或规模而言。